五方光电:光电薄膜元器件领先企业,受益光电子行业高速发展
新冠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处于疫情重灾区的湖北荆州市的湖北五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方光电”),更是义不容辞。消息显示,近日五方光电捐款50万驰援疫情防控战。
五方光电是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8上半年及之前,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红外截止滤光片,2018年下半年起,五方光电生物识别滤光片开始小批量生产、销售。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在智能手机、电脑设备、监控摄像头、AR/VR、智能穿戴设备和车载摄像头等。随着下游产品矩阵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对电子产品光学部件整体性能要求的提高,在叠加3D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技术渗透率的提升,五方光电将成为产业链中深度受益的标的。
光学光电子:又长又厚的雪道
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所处的光学光电子行业具有较强的下游联动性,行业发展与下游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市场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已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类电子产品巨大的市场规模与发展潜力,支撑了包括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行业在内的诸多上游光学光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
首先,智能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不断的更新换代,使得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等上游行业的产品结构不断升级。近年来,光学领域成为智能手机创新的重要方向,终端用户对手机拍照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主流品牌的旗舰机型三摄已经成为标配,如华为P30 Pro和Mate 30等旗舰产品,其三摄产品已经非常成熟。而作为行业标杆的苹果,期iPhone11 MAX通用使用的三摄。这使得即使智能手机出货量保持平稳,但单机摄像头数量的提升,也会导致红外截止滤光片市场需求成倍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智能手机全面屏的浪潮下,3D人脸识别技术已成为高端智能手机实现全面屏的主流解决方案,包括苹果iPhone,三星、华为、OPPO、vivo和小米的主流厂商的期间手机基本都配置该功能,随着全面屏手机渗透率的提高,生物识别滤光片的市场需求亦将大幅上升。早在2018年下半年,五方光电的生物识别滤光片就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销售。而2019年12月10日,五方光电在全景网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介绍,公司产品生物识别滤光片应用于TOF摄像头,已实现批量供货。以TOF方案为代表的3D摄像头已在高端智能手机机型中应用,随着主流机型的持续加装,五方光电业绩有望深度受益。
此外,随着车载摄像头和安防摄像头市场急速扩容,身处光学光电子行业又长又厚雪道上的五方光电,成长前景可期。
业绩持续高增长
光电薄膜元器件领先企业
五方光电成立于 2012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营产品包括红外截止滤光片(IRCF)和生物识别滤光片。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知名的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供应商。经过多年经营,五方光电已经进入全球多个智能手机品牌的供应链,产品已用于华为、小米、OPPO、VIVO等多个知名智能手机品牌。此外,公司与国内主要摄像头模组厂商保持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如欧菲光、舜宇光学科技、丘钛科技、信利光电等。
五方光电核心竞争优势是技术研发和快速响应优势,一方面,公司重视研发与创新,形成了精密光学镀膜技术、清洗技术、丝印技术、激光切割技术和组立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截止2019年半年度数据,公司拥有69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又长又厚的雪道、领先的技术优势叠加稳定的客户群体,五方光电近年来业绩呈现持续攀升的态势。2015年至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43亿元、4.55亿元、6.24亿元和5.77亿元。虽然中途有些波折,但复合增长率依旧高达37.45%。同期公司净利率分别为0.48亿元、1.27亿元、1.68亿元和1.3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更是夸张的42.19%。
根据公司2020年1月20日发布的业绩预告信息,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27亿元,营业利润1.72亿元,利润总额1.8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9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6.01%、10.46%、15.19%、15.57%。其中,营业收入创出历史新高。公司表示,业绩快速增长主要原因为:一方面,公司蓝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销量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新产品树脂红外截止滤光片和生物识别滤光片销量快速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募投扩产紧跟行业步伐
如前文所述,随着智能手机、电脑、车载摄像头、AV/VR和移动终端等对光学部件数量和质量要求的持续攀升,五方光电主营产品外截止滤光片(IRCF)和生物识别滤光片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以红外截止滤光片为例,2015年至2018H1,公司的产能传哪个2亿片攀升到2.9亿片(全年为5.8亿片),但是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9.6%、102.31%、99.89%和112.14%。销量也一直保持在90%以上,持续满产满销。(见图一)
图一:2015年-2018H1五方光电产能利用率
数据来源:五方光电招股书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招股书的数据仅仅截止到2018H1,彼时智能手机市场的主流摄像头颗数为两颗。2018年下半年开始,三摄开始崛起,这对于明显产能面临瓶颈的五方光电来说无疑是一项挑战。
可喜的是,2019年五方光电上市时,募集的8.63亿元中,有高达5.58亿元将用于蓝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及生物识别滤光片的扩产。完工后,将年新增蓝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3.00亿片,年新增生物识别滤光片1.20亿片。两大项目达到满产后,将为公司带来5.46亿元的新增营收和1.06亿元的净利润。也将使五方光电在全球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行业领军企业的道路上,再上一个台阶。
来源:中国日报网
斯坦福团队研发光上转换薄膜,可用于打造新型夜视仪
一直以来,固态上转换技术都依赖于硫化铅量子点这类无机材料。这些材料虽然有效,但是优化提升空间有限。
在近期一项研究中,美国斯坦福大学团队通过转向更加丰富和可调控的有机材料,解决了上述技术限制。
(来源:ACS Nano)
有机材料的引入不仅提供了更广泛的吸收光谱范围,而且还有可能通过分子设计,实现对于上转换过程的精细控制。
研究中,该课题组揭示了有机材料在进行光上转换的过程中,界面处形成的电荷转移状态对于产生三重态激子的高效性。
这一发现不仅可以增进人们对光物理过程的理解,也为开发新型光电转换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
此外,在界面设计上该团队受到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启发,提出了体相异质结上转化器件的概念。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克服界面受限的问题,通过在材料之间创造更多的有效接触面积,极大地提高光上转换性能。
总的来说,课题组通过采用一种简单的制备方法,来生产近红外到可见体相异质结构的光上转换薄膜。
这种方法不仅展示了与双层膜相似的上转换性能,并通过光谱学的研究详细表征了能量转移的每个步骤。
尽管评审专家认为体相异质结构系统的最大上转换效率仍有待提高,但是他们认为这种新方法为近红外到可见光上转换薄膜的应用拓展了范围。
同时,这一成果不仅深化了人们对于光上转换材料和技术的理解,也预示着上转换技术在能源、医疗、安全监控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来源:ACS Nano)
具体的应用前景主要分为三方面:
其一,可用于夜视与安全监控。
搭载这种技术的设备,可以把微弱的近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以用于夜间监控、野外救援和军事侦察等场景。通过集成这款上转换技术,能让夜视设备大幅减轻重量且无需外部电源,从而可以极大便携性和便捷性。
其二,可用于提升太阳能电池效率。
当将上转换膜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时候,可以让电池捕获转换太阳光谱中的更多能量:上转化薄膜将无法被传统太阳能电池吸收的近红外部分转化为可被太阳能电池吸收的可见光。
这意味着太阳能电池板的能效将被显著提高,有助于推动太阳能可再生能源的更广泛采用。
其三,可用于防伪技术。
利用上转换技术制成的防伪标签,可以在日常环境下隐形,这样一来必须使用特定波长的红外光才能揭示它的存在,从而能为文件、艺术品、奢侈品等,提供一种全新的难以复制的安全验证方式。
(来源:ACS Nano)
那么,这样一项成果是如何诞生的?如前所述,此前主流研究普遍采用硫化铅量子点来实现薄膜的近红到可见光的上转换,而该团队注意到使用有机材料可能会更高效。
特别是在材料界面处形成的电荷转移状态,可以产生更多的三重态激子。于是,他们开始探索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有机材料。
后来,他们从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设计中得到启发,决定将传统的多层膜结构改进为体相异质结结构,借此提高了两种材料间的电荷转移。
通过精心地设计实验,课题组优化了体相异质结之中两种材料的分布情况,让三重态激子的产生和上转换效率得以最大化。
为了评估相关材料和结构的性能,他们开发了一系列的表征方法,包括使用光谱学手段来分析能量转移过程,以及使用电化学方法和光电化学方法来评估电荷分离和传输效率。
另据悉,本次研究基于一篇日本研究人员的论文发展而来。日本研究者使用了多层膜的平面异质结结构来实现上转换,其所报告的效率数据出奇地高,比常规数据高出十倍之多。
这一结果让全球研究团队都感到震惊,因为它代表着该领域的一个巨大突破。然而,这样的高效率也引起了本次斯坦福团队的怀疑。
为了探究这一异常数据,斯坦福团队主动联系了日本研究人员,期望后者可以复查表征数据。日本研究人员答应了复查,但之后几个月里,却没有给到任何回复。
这种沉默让斯坦福团队陷入等待和不确定之中。同时,斯坦福团队也向其他同行请教,恰好遇到了这篇论文的审稿者。
斯坦福团队表示:“当这位教授了解到数据存在问题时,他表示对于当初在审稿中未能发现这一错误感到遗憾和后悔。”
与此同时,斯坦福团队的研究仍在进行,在相关论文即将发表之际,日本研究人员仍旧没有任何更新。
斯坦福团队表示:“虽然我们的数据看起来不如他们报告的那样‘吸引人’,但是我们的效率数据更准确、更可信。”
该团队继续表示:“这一经历带给我们一个宝贵教训:在科学研究中,验证和透明是至关重要的,坚持真实和准确的数据比一时的光芒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最终,我们的工作凭借坚实的基础和真实的贡献,而获得了科研界的认可。”
日前,相关论文以《通过一步溶液沉积制备体异质结上转换薄膜》(Bulk Heterojunction Upconversion Thin Films Fabricated via One-Step Solution Deposition)为题发在 ACS Nano[1]。
图 | 相关论文(来源:ACS Nano)
斯坦福大学博士生胡满琛是第一作者,斯坦福大学教授丹尼尔·康格里夫(Daniel N. Congreve)担任通讯作者。
图 | 胡满琛(来源:胡满琛)
未来,他们打算继续优化上转换材料和结构,包括改进材料的光吸收特性、提高电荷转移效率以及上转换过程的量子效率。
通过调控材料合成工艺和加工工艺,他们期望能将这一技术推向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课题组也正考虑开发一种基于上转换技术的隐形眼镜,以实现夜视功能。如果能够实现,这将是医疗设备和个人电子产品市场的一个创新突破。
另外,他们也在探索如何将这项技术用于传统太阳能电池。课题组也在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和测试基于这些概念的产品。
该团队表示:“预计这项技术的成功实施会对太阳能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即能够提供一种新方式来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并使其在全球能源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参考资料:
1.Hu, M., Belliveau, E., Wu, Y., Narayanan, P., Feng, D., Hamid, R., ... & Congreve, D. N. (2023). Bulk Heterojunction Upconversion Thin Films Fabricated via One-Step Solution Deposition.ACS nano, 17(22), 22642-22655.
运营/排版:何晨龙
相关问答
【据报道,南开大学 光电子薄膜 器件研究所近日研制成功铜铟硒...[最佳回答]由题意,光子的能量为E=hγ,则该薄膜电池储存的电能为ηNhγ,故D正确故选D
电容器聚丙烯光膜用途?用途三:专门设计用于电源串联的电容降压电路用途四:用于电表降压供电,载波信号传输。聚丙烯膜电容器是有感结构,用聚丙烯作为电介质和铝箔为电极绕制而成...
薄膜 在光催化 应用 中的优缺点?薄膜作为光催化材料具有一定的优缺点。优点包括:1)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光吸收性能,能够提高反应速率;2)可控制的厚度和形貌,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计制...
【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选择什么颜色的玻璃或 薄膜 最好?如果...[最佳回答]植物光合作用主要需要的是红光和蓝紫光波段,薄膜和玻璃一般都是透明材料的好些,高档温室常用补光灯是高压钠灯,有点淡黄色植物光合作用主要需要的...
薄膜 干涉的原理与 应用 是什么?原理是假设照射一束光波于薄膜,由于折射率不同,光波会被薄膜的上界面与下界面分别反射,因相互干涉而形成新的光波,这现象称为薄膜干涉。应用丶对于这现象...
聚酯 薄膜 用于哪些工艺品?聚酯薄膜(PET)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采用挤出法制成厚片,再经拉伸制成的薄膜材料。聚酯薄膜环保胶片PET胶片乳白胶片等印刷包装耗材,广泛用于...
导电膜是什么,有什么用 – 960化工网问答导电薄膜的荷电载流子在输运过程中受到表面和界面的散射,当薄膜的厚度可与电子的自由程相比拟时,在表面和界面的影响将变得显著,这个现象称为薄膜的尺寸效应。...
双面光铝箔的 应用 有哪些[回答]铝箔因其优良的特性,广泛用于食品、饮料、香烟、药品、照相底板、家庭日用品等,通常用作其包装材料;电解电容器材料;建筑、车辆、船舶、房屋等的绝...
压电 薄膜 传感器有哪些 应用 呢?[回答]有加速度传感器,听诊,传感器组,病床监护,婴儿呼吸监控仪,呼吸热电监测等应用方面。对于透明薄膜的检测是可以用光传感器来进行du检测的,下面举个例...
薄膜 干涉中相干光的获得光照射到薄膜上,在 薄膜的 前后两个面_...反射,频率,光速(速度)